近期,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令位于欧洲北部的波罗的海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那么,今天就从地理与人文的视角来谈谈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是欧洲的北部的内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5米,最深处位于哥特兰海沟,深度达到459米。单从数据上看还不错,但实际上,波罗的海堪称世界最封闭的海洋之一,狭长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几乎将它全部包围,只有西南侧通过一些狭窄水道与大西洋连通。 波罗的海被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的陆地环抱。分割波罗的海东部岸线的,是一个以“芬兰”命名的,深入大陆400公里的海湾——芬兰湾。芬兰湾的面积和纵深,本来有机会大大增加的。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芬兰湾东部,顺着其延伸方向有两个面积巨大的湖泊: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其中前者是欧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芬兰湾与维斯瓦河下游之间,就是“波罗的地区”。整个地区有数十条体量不大、源自波罗的丘陵河流,独立流入波罗的海。今天充当立陶宛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界河的“尼曼河”(也译涅曼河),在当年也是普鲁士板块的北方边界。所谓“普鲁士地区”所初所指向的,就是维斯瓦河——尼曼河之间的沿海平原。 不过后来在德意志人以“飞地”的形式,殖民普鲁士并立国之后,为了打通与德意志本土的通道,吞并了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兰领土,“普鲁士”的概念也扩展到了这部分土地上(西普鲁士)。 东普鲁士目前已经跟德意志人没什么关系了。在苏联代表斯拉夫民族,击败德意志人之后。东普鲁士故地,又被苏联和波兰所分割。更由于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俄国斯所占据的这部分东普鲁士领土(加里宁格勒州),最终演变成为了一块被波兰和立陶宛包围的“飞地”。 与大多数半岛一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实质上也是一条延伸入海洋的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加上沿海平原所组成的。其中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麓,面向大西洋一侧的维京人,演变成了今天的挪威人;向东面向波罗的海一侧的维京人,则成为了瑞典人;至于日德兰半岛,就是丹麦了。从地缘位置来看,面向西欧海岸线扩张的机会,属于丹麦和挪威,瑞典人则更有机会建成一个环波罗的海王国。 波罗的海的北部海域被称之为“波的尼亚湾”。海湾西岸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东部则是另一个半岛形半岛——芬兰半岛。芬兰半岛的南部,则是将之与波罗的地区分隔开来的,面积只有波的尼亚湾四分之一的“芬兰湾”。 作为欧洲北部唯一的山脉,斯堪第纳维亚山脉的存在,使得整个半岛沿岸破碎曲折,海岸线曲折多样,海中岛屿多、港湾多、暗礁多、海峡多,造就了很多天然良港(尤其是西侧挪威境内)。相比之下,波罗的沿岸的其他地区,尤其是气候上更具竞争力的波罗的地区、中欧平原沿海地区,则在冰川和海洋、河流的作用下,把海岸线打磨的十分平缓。波罗的海是北欧国家的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波罗的海沿岸的主要港口有哥本哈根、基尔、奥本罗、吕贝克、什切青、格但斯克、克莱佩达、里加、塔林、加里宁格勒、圣彼得堡、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马尔默等。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航道,也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沿岸国家之间以及通往北海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水域,从彼得大帝时期起,波罗的海就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重要出口。 船舶出入波罗的海,可以选择从两个出海口进出。第一个出海口是天然出海口,是丹麦和瑞典之间的厄勒海峡,内侧是波罗的海,往大西洋方向走是卡特加特海峡。厄勒海峡非常狭窄,最窄处只有4公里,长达110公里,但宽度仅4~28公里,水深12~28米,在瑞典与丹麦西兰岛之间,一头连着波罗的海,另一头则连着卡特加特海峡,它一旦发生战争很容易封锁,更何况两边的丹麦和瑞典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强国——当然现在的军事实力也不弱。丹麦以区区小国而能在历史上跻身欧洲强国之列,这与扼守这个海峡不无关系。 第二个出海口就是南侧的基尔运河,是人工修建的,属于德国。这条运河修建于20世纪初期,修建目的是方便德国东部港口出海,因为德国东部的基尔港等港口通过这条新修建的运河进入大西洋,比从厄勒海峡出海要缩短700多公里,节省大量燃油和时间。而且德国也摆脱了对丹麦的依赖,因此这条运河的修建既有经济目的也有军事政治目的。这条运河的修建使得德国从一个偏重内陆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海洋优势更明显的国家,对于德国的国际化进出是不言而喻的。 基尔运河西南起于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克港,东北至于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港,横贯日德兰半岛,全长53.3海里,是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航道,故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目前这条运河不仅是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是欧洲最繁忙的水道,每年通过的船只数量有六万多艘,运输的货物以煤炭、石油和矿石、钢铁为主。 波罗的海沿岸大多数国家的海岸线都只有波罗的海这一段,也就是说,他们的出海口,都非常依赖波罗的海。比如俄罗斯,由于北部濒临北冰洋,通航难度较大,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是罕见的高纬度不冻港,但位置又比较偏,所以他与其他地方的来往,很多时候就要通过波罗的海。 其他国家情况基本上也差不多。也正因如此,波罗的海每年经过的船舶都超过4万艘,是欧洲重要的海运通道。这个时候,矛盾点就出现了:一方面,波罗的海确实很封闭,要出去的话确实挺麻烦;另一方面,它确实也是沿岸国家比较便捷的出海通道。另外,在波罗的海与大西洋之间,类似的海峡数量还不少,比如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可见,想要从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是多么的麻烦。 实际上,不仅仅是波罗的海,欧洲南北两侧的大多数海域,比如里海、黑海以及地中海等,都属于相对封闭的海面,与大洋隔着狭长的海峡或者运河;对它们来说,要想真正发挥出海运要道的作用,还是需要沿岸国家的配合与协作才行,而非因乌克兰军事冲突而出现的分裂状况。 波罗的海在瑞典和芬兰一侧的海岸非常崎岖,通常多岩石,而波罗的海南部则平坦且毫无特色。古代岩体的结晶岩在波罗的海地盾沿北部海岸露头,部分被漂移的冰川和海洋沉积物所掩盖。在瑞典东南部,狭长的厄兰岛和哥特兰岛由古老的石灰岩组成,部分被沙质漂移沉积物覆盖;瑞典南部的博恩霍尔姆矩形岛则由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碎片形成,其高耸的悬崖是由岩层的断层形成的。 在波罗的海东部,冰川沉积物覆盖着坚硬的岩石,再加上海水的不断冲击拍打,塑造了岩石巨大且不规则的形状;南部的波美拉尼亚海岸则比较平坦,沙丘和沙嘴环绕着盐度极高的泻湖。 因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再加上极低的含盐量,每年波罗的海及其海岸都会有大面积被海冰覆盖着,占据其表面积约45%。冰在二月或三月达到最大面积值,一部分冰位于波的尼亚湾的最北部盆地,那里的海冰厚度约为70厘米,冰的厚度越往南越薄。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是受源自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较大的地区,德国、瑞典、芬兰和丹麦等国很早就完成了工业化,特别是北欧三国(瑞典,挪威,芬兰)受一战及二战战火的影响相对较小,加上波罗的海较通畅的水运,工业都很发达。瑞典的铁矿、芬兰和丹麦的造船和船舶机械、瑞典哥特堡的汽车制造和轻型机械,都是沿岸重要工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是当下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当然各国情况也不尽相同,见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原华约体系的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波兰及俄罗斯由于历史及其地理文化等原因,远不如北欧及德国富裕。 俄罗斯虽然国土辽阔,但缺乏不冻良港,俄罗斯波罗的海出海口虽然向西通向大西洋的路线相当曲折;但圣彼得堡相对于从北方的白海出发,经由巴伦支海绕行一大圈到达西欧,不仅距离减少了将近1000多海里,而且极寒的北方地带常年冰封,能够航行的时间很短。因此,波罗的海几乎是俄罗斯与西欧的唯一海上贸易通道,说关系俄罗斯的国运也不为过。 由于波罗的海较为封闭,对于瑞典来说,山海相夹的限制使其命运与波罗的海地区的博弈紧密相连。瑞典东有俄罗斯,南有德国,丹麦又卡住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瑞典与俄罗斯北方战争失败之后基本上就退出了争夺欧洲霸权的行列。 德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德国海岸线长2389千米,但绝大部分海岸线都在封闭的波罗的海内。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两次战败,某种原因与德国海军被英国海军封锁在北海及波罗的海有很大的关系。 波罗的海的深度相较世界上多数海域来说较浅,平均深度55米,最深处大概460米。对比同在大西洋的墨西哥湾,墨西哥湾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处超4000米。 波罗的海是面积最大的半咸水内海,占据了过去几个冰河时代由冰川侵蚀形成的盆地,而波罗的海的盐度则远低于世界其他海水的盐度,约为0.7%,全球海水的平均含盐度则是3.5%。其他低盐海域例如黑海,含盐度也能有2%左右,远高于波罗的海。 这是因为波罗的海的水下,是很多个曾被冰盖覆盖地区的遗留盆地,它随着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在北极末端融化和退缩时而出现的。大约14000年前,冰覆盖了整个北欧,南至现在的德国至波兰海岸线。公元前7700年,冰川融水已经形成约尔迪亚海,从现在的斯卡格拉克向东延伸,穿过遍布湖泊的瑞典南部,一直到拉多加湖,越过芬兰湾的弯道。直到一千年后,瑞典北部只剩下了少量的冰盖和一片淡水湖。 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现在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的冰川融化了更多,自从冰川的巨大重量被移除后,许多环绕大海的低地地区一直在缓慢地反弹。然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还是略高于陆地抬升的速度,于是陆地隆起形成了几乎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和海底遍布盆地的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周围的陆地轻微隆起,于是海水和出水口都很浅,再加上海域附近大量的淡水径流,决定了其含盐度低的海水特征。来自大约200条河流的淡水流入海洋,从西南部引入的盐分又在波罗的海形成了阶梯形盐度。 流入波罗的海的淡水河流中,维斯瓦河和奥得河都具有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河流特征,它们蒸发率低,每年又都会因春季融雪而膨胀,从而进一步减少波罗的海的盐度。相比之下,由于没有大量淡水流入,连接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的丹麦海峡的盐度就要比波罗的海高很多。 另外,波罗的海大致上处在西风带的控制范围内,这里不仅常年盛行西风,而且还有北大西洋暖流充足的水汽水汽供应,因此北欧地区的降水相对比较丰富,年平均降雨量在基本上在50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降雨量可达1000毫米左右,丰富的地表径流源源不断注入波罗的海。 据统计,注入波罗的海的河流有250多条,年径流量大约为4370亿立方米,大约为我国长江年径流量的一半和黄河径流量的约8倍,大量淡水的汇入使得波罗的海里的盐分得到稀释,因此海水含盐量变得较低。
日剧《疯狂上司》完整版这枚陶制眼球的捐赠者为太原市民田亦军。2006年,田亦军在大同体育场外围路边的古玩地摊上偶遇这件黑色的陶器,卖主也不知道这是何物。田亦军对古瓷器有所了解,但从未见过这种器型,出于好奇便买了回去。现年30岁的埃莫森与西汉姆联之间的合同会在明年6月到期,自从2022年夏天从切尔西加盟以来他已经代表西汉姆联出场过113次。日剧《疯狂上司》完整版漫蛙漫画(网页入口)人工评估能发现自动化评估遗漏的问题。实际测试智能体的人会发现一些评估系统无法捕捉的边缘案例,比如在不寻常查询中产生的幻觉答案、系统故障,或是细微的来源选择偏差。即使在自动化评估盛行的今天,人工测试依然不可或缺。俄罗斯总统助理、俄方谈判代表团团长梅金斯基近日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加深了俄乌之间的分歧,因此俄方希望尽快结束这场冲突。
20250814 💫 日剧《疯狂上司》完整版“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国产福利视频二区三区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17.c14起草要求2023性、战略7c-c起草视频性支撑。”古利亚莫斯说,“中国正以科技创新重塑生产力,以产业创新优化供给结构,以人才培养积蓄长期动能。”少女国产免费观看高清电视剧大全(此前麦孔评价路易斯-恩里克时表示:“他带来盘带、创意和不可预测性。总能突破防守,但必须适应意大利的严苛防守要求。最佳范例就在队中,卡洛斯-奥古斯托强得不可思议,虽然看他踢球会以为是瑞士或德国球员。”)
📸 张全锐记者 秦迎博 摄
20250814 🔞 日剧《疯狂上司》完整版多年来,拉梅拉、“小蜘蛛”阿尔瓦雷斯、埃切维里等历代河床“王子”,成名后都会迅速被欧洲豪门竞购,而今,这一传统延续到了17岁的马斯坦托诺身上。女人一旦尝到粗硬的心理而在首轮与欧洲球队的直接交手中,南美球队也并没有落下风,3场均打平。帕尔梅拉斯0-0逼平波尔图、博卡青年与本菲卡2-2握手言和、弗鲁米嫩塞和多特蒙德则互交白卷。
📸 于子龙记者 石凤艳 摄
🔞 智能新能源车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纵横全球几十年上百年的车企也开始彻底转变,中国用户出题,丰田现地研发做答,并非简单的入乡随俗。于是,汽车就有了新旧之分,不止关于合资或自主的身份。所以,如一汽丰田这样的“合资新力量”的发力,新汽车时代其实已经开始。17c官方网站